科室目前开展的特色诊疗项目包括: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4、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5、肾动脉支架植入术;6、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7、外周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等。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一项诊断冠心病的技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用特制的心导管经桡(股)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少量造影剂,进行快速连续摄片、摄影,从而发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和程度。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或疑诊心肌梗死、ST段抬高或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或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评估 (疑诊冠心病或已知罹患冠心病);瓣膜疾病患者外科手术前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病因及病情评估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冠脉内血栓抽吸等。适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等。
IVUS
血管内超声(IVUS)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是在传统的冠脉造影基础上,把超声探头置于导管头端,置入冠脉内,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掌握冠脉的管壁结构及狭窄程度,能更全面了解冠脉病变情况,更好为术者提供临床指导,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最安全的治疗决策。当对下述高危患者和高危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时,应该考虑使用血管内超声检查,以便患者获得最佳近期和远期手术效果。1.高危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受限患者;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2.高危病变: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开口部位病变;长病变;再狭窄病变;小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是一种对存在斑块钙化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具体指使用带有超高速旋转的钻头将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组织研磨成极细的颗粒,从而将阻塞的血管腔内斑块消除的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适用于解剖学上高危的病变,如钙化的病灶、开口处病灶、球囊难以扩张的病灶和长段血管病灶。
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指将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到患者体内,通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以起搏器固有频率带动心脏跳动的手术。 指征包括:1、因心律失常引起相关症状,比如:一过性晕厥发作和/或近似晕厥发作、黑蒙、头晕、活动耐力下降以及心功能不全者;2、由干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动过缓而又不能停药者;3、逸博心率<40次/分或心搏间歇>3秒者;4、双束支及分阻滞伴有二度Ⅱ型阻滞,无论是否有症状者。
心脏射频消融术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适用于心房颤动、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等。
运动平板试验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心电图负荷试验中最常见的一种,故又称运动负荷试验,它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可以评估病情的严重性与预后,即可筛出高危患者,以便进行介入治疗。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进行运动平板检测可以预后诊断。平板运动试验可以作为冠心病各种治疗的疗效判断的一个客观指标。作为心功能的评定标准,作为客观地心脏病劳动力和心脏病体疗运动方案的依据。